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诗句】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出处】唐·李白《早发白帝城》

【译注】早晨,我辞别了满布美丽彩云的白帝城,由于舟行迅速,所以相隔一千里的江陵,只一天的工夫就可以赶到了。

“白帝城”位于四川省奉节县扬子江岸边的城市。

“江陵”指湖北省江陵县,位于扬子江下游。

【赏析】 至德二载(757)十二月,从浔阳狱中保释出来不久的李白因入永王幕府事被判罪流放夜郎。从此,诗人踏上了漫长的流放之途。一路上恶劣的心情、悲凉沉重之感,在现存的诗篇中多有反映。经十数月的痛苦历程,突然有喜讯从天而降。乾元二年(759)三月,朝廷因关中大旱,下诏赦免死罪,判流刑者放还。李白在万里流徙途中得此意外机会,一获自由随即掉头坐下江船返回江陵。抵达江陵后随即记叙这一段人生历程的新鲜印象和心理感受,写出了这首使人胸臆开张、兴奋愉悦的快诗。这首著名快诗有两大特色特别惹人注目:一是诗人充沛而真实的主观感情的倾注,有激扬飞动的非常表现,因而感染力极强。二是写下江轻舟行驶之快,与遇赦折返喜悦心情之快意刚好重合,使这幅勾魂摄魄的三峡飞舟图,巧妙地牵引着读者在新奇的历程中对快速这一感受作了一次讶然的审美体验。诗人初释重负的轻松感和无可名状的喜悦情传递出的快感又蕴含于诗的整体构思之中,这种生活实感的诗化造成的心理效应,又返回过来有助于对诗意的深透理解,并使读者百诵不厌,不断叹赏诗人组合众多反差(高下、远近、重轻、动静)的艺术本领。

【全诗】

《早发白帝城》

.[唐].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注释】 ①白帝城:故址在今四川奉节县东白帝山上。东汉末公孙述据此,据说他初来至鱼复,见有白龙从井中跃出,自以为承继汉朝之土运,因而自称白帝,改鱼复为白帝城,山称白帝山,高峻入云。②彩云间:一说,早晨绚丽变幻的云霞之间。一说,白帝城所在的奉节县,与同州巫山县地近,所谓彩云,乃指巫山之云。千里江陵:江陵为湖北江陵县,古时相传距白帝城为一千二百里,言千里乃举其成数。

【译文】 一早,辞别彩云明霞间的白帝城;到晚,就从千里之外返回了江陵。两岸,啼叫不停的猿声前接后应;快船,已经穿过千山万山的送迎。

【集评】 明·杨慎:“盛弘之《荆州记》‘巫峡江水之迅’云:‘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杜子美诗:‘朝发白帝暮江陵,顷来目击信有征。’李太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虽同用盛弘之语,而优劣自别。今人谓李、杜不可以优劣论,此语亦太愦愦。”(《升庵诗话》)

明·杨慎:“盛弘之《荆州记》云:‘白帝至江陵,一千二百里,春水盛时,行舟朝发夕至,云飞鸟游,不是过也。’太白述之为韵语,惊风雨而泣鬼神矣。”(《绝句衍义》)

清·沈德潜:“写出瞬息千里,若有神助。”“入‘猿声’一句,文势不伤于直。画家布景设色,每于此处用意。”(《唐诗别裁集》卷二十)

清·施补华:“太白七绝,天才超逸而神韵随之。如‘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如此迅捷,则轻舟之过万山不待言矣。中间却用‘两岸猿声啼不住’一句垫之,无此句则直而无味;有此句走处仍留,急语须缓,可悟用笔之妙。”(《岘佣说诗》)

清·桂馥:“友人请说太白‘朝辞白帝’诗,馥曰:‘但言舟行快绝耳,初无深意,而妙在第三句,能使通首精神飞越,若无此句,将不得为才人之作矣。”(《札朴》)

【赏析】

《早发白帝城》不同于普通的记游诗、山水诗,它是一首借江水 浩荡湍急、舟行轻快倏忽以抒发诗人遇赦后欢快心情的抒情诗。 唐肃宗乾元元年(758),李白五十八岁,因坐永王李璘案,被流放到 夜郎。翌年春,正当诗人行至白帝城时,中途遇赦,本诗便是他遇 赦后离开白帝城乘舟顺江东下、回到江陵时写的。

该诗是在优美的环境描写中开端的。白帝城故址在今奉节县 东的白帝山上,晨雾笼罩,灿烂的阳光照在云雾上,绚丽多彩。诗 人布景设色,是受主观情感支配的,在这种明丽的诗歌意象里,蕴 含着诗人十分兴奋的心情,他带着难以抑制的欢乐和获释得到自 由后的轻快感,辞别这座美丽的山城。次句“千里江陵一日还”,描 写舟行迅快。尽管盛弘之《荆州记》有过白帝到江陵一日水程的记 载,但李白组合“千里”之遥的空间和“一日”之短的时间于一个诗 句里,对照比衬,极力形容舟行之快,简练有力,平仄相间,声调抑 扬,富有诗意,所以前代诗评家指出:“盛弘之谓白帝至江陵甚远, 春水盛时,行舟朝发暮至。太白述之为约语,惊风雨而泣鬼神矣。” (《唐诗选脉会通》载焦竑语,杨慎《升阉诗话》卷四亦有类似的评 语。)诗的三、四句,是本诗的精华所在。从奉节到江陵,中间要经 过三峡,两岸连山叠嶂,有猿类发出凄异的啸声,特别容易引起羁 旅之人的伤感。“两岸猿声啼不住”,在诗里发挥了衬托的艺术功 能。尽管两岸的猿声悲鸣不已,却并不能在诗人的心底引起“猿鸣 三声泪沾裳”的反响,从而衬托出诗人此时的心情是愉悦飞扬的; 两岸的猿啼声,瞬息间一掠而过,“轻舟已过万重山”,与隔句“千里 江陵一日还”相呼应,极写轻舟顺流直下,飞快地穿越猿啼声声的 万重山,到达了江陵。桂馥很称赏这首诗的第三句,说它“能使通 首精神飞越”(《札朴》卷六)。为什么这样说呢? 因为全诗如果句 句只写舟行飞快,文势就显得平直,入“猿声”一句,就有欲速姑缓, 欲走姑留之妙。第四句轻舟之“轻”字,炼得好,有双重含意: 舟船 在湍急的江流中飞快行驶,似乎它变得分外轻快,这是一层;从诗 人的主观情感出发,当时他的心情极度轻松愉快,似乎觉得乘坐的 舟船也变得特别轻快,这是第二层。本诗总的艺术特色是: 诗人 将主观情感的抒发和客观事物的描写紧密绾合起来,既写舟行轻 快,也写心绪轻快,两者浑然一体,不露痕迹,文势灵动,神采飞扬。